本網訊 (記者:陳虹宇)粒米雖小君莫扔,勤儉節約留美名。文明用餐不僅傳承著中華民族尊重勞動、珍惜糧食、勤儉節約的美德,也反映了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發展水平。

走進呼倫貝爾學院的校園食堂,便看到了“拒絕‘剩宴’,倡導‘光盤’”“一飽之需,何必八珍九鼎”“三餐之盤,定要一干二凈”這樣醒目的字眼。雖然是用餐高峰期,人流很大,可餐廳內秩序井然,食堂的廚余回收桶內的剩菜量也比以往少。
在呼倫貝爾市區的一些餐廳記者看到,多數餐廳顯眼位置都張貼著“拒絕浪費,從我做起”等文明標語。服務員在點餐時會提醒顧客點菜份量差不多了,還會主動幫忙把吃不完的飯菜打包。各餐飲服務單位張貼了“文明餐桌”“光盤行動”提示牌,進行文明就餐、節儉就餐溫馨提示,并指導餐飲服務單位建立控煙制度,在餐廳顯眼位置、樓面、廚房等公共場所張貼禁煙標識,營造了濃厚的創建氛圍。
為了杜絕浪費,不少中小餐館推出的“小份菜”,受到顧客青睞。在海拉爾第三中學附近經營一家快餐店的老板告訴記者,以前菜點多了不僅顧客浪費,店家看著也心疼。推出“份菜”后,既讓顧客吃好,又節約了糧食。